西夏区人民法院
首页 法院概况 新闻中心 诉讼服务 司法公开 法院文化
今天是:
您当前所在的位置:首页->西夏区人民法院->法院文化->法官文苑
法解红楼梦(四)

  
          法解红楼梦(四)

婚姻

 

 

朱楼幽梦终离残,木石难违金玉缘,

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葬花怨歇三更雨,却忆丝竹半夜寒。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功名绛珠一例抛,何曾太虚得逍遥?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嗟叹相逢前世造,无奈魂归慰凄廖。

 

 

婚姻,乃家族存在之前提基础,祭祀祖先、延续后代之手段。《礼记·昏义》开篇有云:婚礼者,礼之本也将合二姓之好,上以事宗庙,而下以继后世也。《易·序卦》亦云:有天地,然后有万物;有万物,然后有男女;有男女,然后有夫妇;有夫妇,然后有父子;有父子,然后有君臣;有君臣,然后有上下;有上下,然后礼仪有所错(措)。又,男女有别,而后夫妇有义;夫妇有义,而后父子有亲父子有亲,而后君臣有政。诸如种种,突显古时以家族主义及传宗接代为目的,将其视为组成社会肌体之胚胎之婚姻观,全无两情相悦、情投意合、投桃报李、终成眷属之感情。通古今东西,所描写婚姻之事者,殆未能细数,然能如意之者鲜矣。《红楼梦》一书虽非徒记宝黛二人爱情之大悲剧,然则亦是全书中一支重线,彼于开卷即下木石前盟而叙此书之主人公贾宝玉之来历,然木石之缘终究未能躲过“父母之命,媒妁之言”的所谓的金玉良缘,终究落了个“叹人间,美中不足今方信。纵然是齐案举眉,到底意难平。”

 

所谓“父母之命,媒妁之言”者,乃即婚姻之成立为父母之意志。《礼记·曲礼》有云男女无媒不交男女非有行媒,不相知名。据记载,西周之时即有掌管婚姻事务之机构,谓之“媒氏”。《周礼·地官·媒氏》:掌万民之判就是判合,男女相匹配。可见,媒氏即是婚姻管理机关。《清律》“男女婚姻”条规定:“嫁娶皆由祖父母、父母主婚,祖父母、父母俱无者,从余亲主婚。”又规定,卑幼在外做官或经商,自行娶妻,即使尊长为其定婚在后,除非已成婚,否则仍依尊长所定,违者杖八十。由此观之,婚约的签订者必须是双方家长,而非当事人本人。取妻如之何?必告父母。子女纵然自愿,亦须听命于父母。纵使父母不在,亦依尊亲属,此《红楼梦》宝、黛之间悲剧之必然性也!

 

《红楼梦》第七十八回“薛文龙悔娶河东狮,贾迎春误嫁中山狼”中,分别叙写“呆霸王”薛蟠迎娶夏金桂以及迎春许配孙绍祖之事,实属“父母之命,媒妁之言”之践行。薛蟠经商路过长安城内“桂花夏家”,“一心看准了”夏金桂,纵使薛蟠再是“独根孤种、溺爱纵容、性情奢侈、言语傲慢”,也得“一进门,就咕咕唧唧求我们奶奶(薛蟠之母,书称薛姨妈)去求亲。”而薛姨妈“原也是见过这姑娘的,且又门当户对,也就依了。”而贾赦早已将迎春许与孙家,书中写道:

 

“这孙家乃是大同府人氏,祖上系军官出身,乃当日宁荣府中之门生,算来亦系世交。如今孙家只有一人在京,现袭指挥之职,此人名唤孙绍祖,生得相貌魁梧,体格健壮,弓马娴熟,应酬权变,年纪未满三十,且又家资饶富,现在兵部候缺题升。因未有室,贾赦见是世交之孙,且人品家当都相称合,遂青目择为东床娇婿。亦曾回明贾母。贾母心中却不十分称意,想来拦阻亦恐不听,儿女之事自有天意前因,况且他是亲父主张,何必出头多事,为此只说知道了三字,余不多及。贾政又深恶孙家,虽是世交,当年不过是彼祖希慕荣宁之势,有不能了结之事才拜在门下的,并非诗礼名族之裔,因此倒劝谏过两次,无奈贾赦不听,也只得罢了。”

 

婚姻,《礼记·经解》郑玄注:“婿曰婚,妻曰姻”;而《说文解字》释为:“婚,妇家也;姻,婿家也”;此乃婚姻严肃之伦理学意义之体现。婚姻制度乃重要之社会规范,婚姻礼仪乃中国文化之重要组成部分,而始创于西周而后为历朝所沿袭的“婚姻六礼”之传统习俗,被奉为“合法”婚姻之必经程序。虽后经几世沧桑变迁,然六礼之名目及范围未脱。“六礼”之程式,即从议婚至完婚之六种礼节,始见于《礼记·昏礼》∶“昏礼者,将合二姓之好,上以事宗庙,而下以继后世也,故君子重之。是以昏礼纳采,问名,纳吉,纳征,请期,皆主人筵几于庙,而拜迎于门外,入,揖让而升,听命于庙,所以敬慎重正昏礼也。”《仪礼》亦云∶“昏有六礼,纳采、问名、纳吉、纳征、请期、亲迎。”至汉之时,有名刘歆者制婚仪,而汉后至南北朝乃至东晋,因社会动荡而未能暇顾典礼及风俗教化之事,故民间有汉时皇太子成婚亦无亲迎礼之说,东晋仅行拜时(拜公婆)之礼,连合卺仪式亦省却不用之传。直至隋唐,皇太子才恢复行亲迎礼,帝室成婚亦遵六礼行事,而民间“尊长可为卑幼包办婚姻,如不服从,则杖一百。结婚要报婚书、下娉财。”宋代官宦贵族仍遵依六礼,民间则因六礼冗长繁琐,省去问名和请期,则仅行四礼,分别归于纳采和纳征之内。据《朱子家礼》记载,明代仅取纳采、纳征、亲迎三礼,成为明代婚礼之定制。清代通礼》载,汉官七品以上者,方能实行议婚、纳采、纳币、请期、亲迎五礼。民间仅重纳采、亲迎二礼,中间加女家铺房一礼。清末后,六礼演变纷繁,亦逐渐衰落。

 

“六礼”之中,“纳采”为六礼之首,纳征和亲迎臻为重要。俗谚有云∶“天上无云不下雨,地下无媒不成亲。”《梦梁录.卷二十》亦载∶“婚娶之神,先凭媒氏。”间言之,媒人乃婚姻缔结之不可或缺之人物。《诗经·幽风》中有《伐柯》篇,诗中唱道:“伐柯如何?匪斧不克,取妻如何?匪媒不得。”这是后世所称媒人为“伐柯”之由来。媒妁制度亦是六礼之重要组成部分。《管子》中有“自媒之女,丑而无信”,而“鲁桓会于嬴,成婚于齐,不由媒介自成其婚,史家遂以非礼贬之”,由此可见,不用媒人者成婚则被后人以违礼法而讥贬之。《红楼梦》第七十九回“薛文龙悔娶河东狮,贾迎春误嫁中山狼”中,“呆霸王”薛蟠一心看准了夏金桂,从香菱之口道出:“求我们奶奶(薛姨妈)去求亲,我们奶奶(薛姨妈)原也是见过这姑娘的,且又门当户对,也就依了。和这里姨太太凤姑娘商议了,打发人去一说就成了。”第十五回“王凤姐弄权铁槛寺,秦鲸卿得趣馒头庵”中写道:“那李衙内一心看上,要娶金哥,打发人来求亲,不想金哥已受了原任长安守备的公子的聘定。”显言之,此处所“打发之人”皆为媒人。媒人并非都会有“说好一门亲,好穿一身新”之善良结局。《水浒传》中“做了一世媒”的王婆,因贪贿说风情而计啜西门庆,唆使潘金莲药鸠武大郎,在第二十七回“母夜叉孟州道卖人肉,武教头十字坡遇张青”中刑部官对王婆的判词如下:“据王婆生情造意,哄诱通奸,唆使本妇下药,毒死亲夫,又令本妇赶逐武松,不容祭祀亲兄,以致杀伤人命,唆令男女,故失人伦,拟合凌迟处死。”

 

《西厢记》和《牡丹亭》在反对“父母之命,媒妁之言”之封建婚姻制度,虽有所突破,但其“终成眷属”却逃不去“科举功名”之俗套,未免大煞风景矣,实则远不及《红楼梦》对封建婚姻制度的最深刻之批判和无可辩驳之否定。真如其所谓封建社会是“忽喇喇如大厦倾,昏惨惨似灯将尽”,无可挽回之衰落结局。《红楼梦》中对“婚姻六礼”之描述可谓淋漓尽致、入木三分。

 

(未完待续)

 

来源:李莉 责任编辑:杨晓辉
☆ 西夏区人民法院版权及免责声明:
① 凡本网注明“西夏区人民法院网”的作品,版权均属于西夏区人民法院网,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、摘编和使用。已经本网书面授权使用本网作品的,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,并注明“来源:西夏区人民法院网”。违反上述声明者,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。
② 凡本网注明“来源:XXX(非西夏区人民法院网)”的作品,均转载自其他媒体,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。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。
③ 如因作品内容、版权或其它问题需要同西夏区人民法院网联系的,请于文章发布后的30日内进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