记贺兰山东麓半程马拉松——致敬每一个在正义赛道上奔跑的司法人
9月 14日,贺兰山东麓半程马拉松鸣枪开赛。当我站在摩肩接踵的起点,望着连绵山麓间的赛道,竟恍惚看见法庭里那条需要毕生坚守的“正义赛道”—— 二者同样需要坚定的脚步、顽强的意志,更需要对“规则”与“责任”的满心敬畏。
赛道上的每一段征程,都是司法警察工作的生动注脚。遇陡坡时,跑者们放慢脚步却从不停歇,有人调整呼吸、有人攥紧拳头,在“难”处咬牙向前。正如我们押解、值庭工作的时刻,法警需要连续数小时高度集中、保持警惕,即便双腿发麻,也不敢放松对押解对象的看管,考验的都是“在极限中稳住节奏”的耐力。
体力濒临极限时,跑友递来的一瓶水、一句“加油”,总能让人重燃力量。就像法院工作中,遇到各类突发状况,同事及时递来的一份“处置预案”、一句“我来帮你”,让我们在协作中稳稳化解危机。那位头发花白的年长跑者,虽速度不快,却以稳定的节奏跑完全程,他的坚持让我想起单位里的老法官,耐心细致地释法说理,用“慢而不辍”的坚守,诠释着法院人的责任传承。
冲过终点线的那一刻,无论成绩如何,每个人脸上都写满释然与骄傲。这场马拉松比赛,于我而言更是一场身体与心灵的双重历练,让“不断奔跑”的精神与司法警察的岗位使命深度交融。
它教会我,以“坚持”扛责任。21.095公里的奔跑需要忍耐,正如连续数小时的庭审值庭,需挺直腰杆守护法庭庄严;节假日的维稳值守,需放下陪伴筑牢安全防线。
它教会我,以“突破”促成长。从最初跑完5 公里都艰难,到后来一次次刷新个人最佳;正如我从刚入法院时的懵懂新手,在领导同事的帮助下,逐渐能独立应对押解、安保等复杂任务,原来人的潜能远不止于此。
它教会我,以“协作”聚力量。马拉松从不是一个人的苦行,赛道上的相互鼓励、补给点的默契配合,才能让更多人抵达终点。法院工作亦是如此,值庭需要与书记员衔接,执行任务需要与法官协同,唯有凝聚团队力量,才能筑牢司法安全的“防线”。
它更教会我,以“清醒”回归岗位。奔跑中挥洒的汗水,能释放工作中积累的紧张与焦虑;冲线后的释然,让我以更饱满的状态回归法庭,多一份耐心解答不解,多一份从容处理突发事件。这份“清零重启”的能力,是马拉松赠予我的“工作法宝”。
真正的“终点”从不是冲线那一刻,而是奔跑中积累的勇气与信念,是回归岗位后那份不变的从容与担当。马拉松的赛道有规则边界,司法警察的“赛道”却承载着无界的使命。但无论哪条路,核心从未改变:只要脚步未停,每一次坚持都是成长;只要初心不忘,每一份担当都有意义。
谨以此文,致敬每一个在赛道上奔跑的人,更致敬每一个在司法岗位上“奔跑”的司法警察。我们以马拉松之姿,守司法之责,用脚步丈量责任,用意志守护正义,在平凡的岗位上,跑出属于司法人的“精彩赛程”。